数币“硬钱包”与手机卡“二合一”,数字人民币会颠覆生活吗?

imToken 是一款全球领先的区块链数字资产管理工具[ZB],帮助你安全管理BTC, ETH, ATOM, EOS, TRX, CKB, BCH, LTC, DOT, KSM, FIL, XTZ 资产,同时支持去中心化币币兑换功能 ...

10月12日,2023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在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举行。今年是数字金融论坛举办的第三年,主题是“融合与升级:共建数字金融新生态”。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论坛现场,多家银行机构带来了数币“硬钱包”、跨境支付解决方案等数字人民币应用的最新进展与成果。未来,只需要一张卡就能实现通信、数币支付、数字身份、交通出行等多种功能,中小跨境电商的海外收款、海外留学生的汇款等也将更加便利。

数字人民币应用进展

本次论坛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主办,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联合主办imToken官网,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协办。

跨境支付数字人民币

2023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在丽泽金融商务区举行。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现场

数币“硬钱包”形态各异,实现“一卡多能”

论坛现场设有数字人民币体验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银行均设置了展区。新京报记者发现,各家银行现场展示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基本以数币“硬钱包”为主。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简单来说就是数字人民币的实物载体,即“数字货币芯片卡”。消费者使用数字人民币时,只需要将“硬钱包”在支付终端上“刷”一下,即可完成支付。“硬钱包”是继手机扫码、手机“碰一碰”之后,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又一种方式。

记者在现场发现,“硬钱包”形态多样,比如近似银行卡大小的传统卡片、卡通造型的异形卡、可以实时显示消费金额和余额的屏显卡等。

此外,“硬钱包”还与各类已有实物载体融合,实现“一卡多能”。比如,将“硬钱包”与学生卡、老年卡融合,支付之外还可实现实时定位、紧急呼叫;“硬钱包”搭载单位工卡,在工区内实现门禁、电梯、食堂、支付等“一卡通行”;“硬钱包”与手机SIM卡结合,可以直接安装在手机中。

数字人民币体验区人头攒动。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在中国工商银行展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该行与中国移动合作的SIM卡“硬钱包”。从外观上看,SIM卡“硬钱包”与普通手机SIM卡无异,可正常装入手机,并且不用更换手机号码。公众可咨询中国移动,到营业厅申请更换。目前,工商银行与中国移动合作的SIM卡“硬钱包”仅支持安卓系统。

中国银行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合作的数币SIM卡“硬钱包”则集成了数字人民币、数字身份、交通、校园、养老等场景应用,在手机没电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支付。现场工作人员介绍im钱包怎么显示币金额·(中国)官方网站,目前该行推出的数币SIM卡“硬钱包”已经进行试点应用,在青岛轨交、苏州轨交,实现了在无网无电的情况下进出地铁闸机;在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实现了校园卡、SIM卡、数币“硬钱包”一卡融合,覆盖门禁、用餐、购物等校园场景。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距离全面应用尚需时日。记者采访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公众还不能随时随地向银行申请办理数币“硬钱包”,更多是以在特定节点、特定区域“尝鲜”的方式逐步推开。比如,中国银行在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以及贺岁季期间开放了一批数币“硬钱包”的申领;特定区域如丽泽金融商务区,作为北京法定数字货币试验区,去年由邮储银行推出了“丽泽通”硬钱包。

对于数币“硬钱包”全面应用的难点和阻滞,多家银行工作人员从基层视角给出观察——尽管“硬钱包”通过POS机等支付终端就可以顺利使用,但是整体应用环境仍有待培育和提升,这包括公众的知晓率、受众的使用习惯、商户的接受度、技术的成熟度等多个因素。

工作人员展示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的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进展

将应用于跨境支付,跨境电商收款、留学汇款更便利

在去年的论坛上,丰台区成立“数字金融创新发展联盟”,首批包括20家机构。今天,论坛发布了该联盟成立一年来的三项应用成果。

其中,跨境支付相关成果引起关注。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易付达)共同推介了正在研发中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收付款方案,包括支持中国企业跨境收款和支持个人留学项下汇款。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
跳到底部

Copyright © 2002-2024 imToken钱包下载官网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晋ICP备13003952号

谷歌地图 | 百度地图
Powered by Z-BlogPHP Theme By open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