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Token 是一款全球领先的区块链数字资产管理工具[ZB],帮助你安全管理BTC, ETH, ATOM, EOS, TRX, CKB, BCH, LTC, DOT, KSM, FIL, XTZ 资产,同时支持去中心化币币兑换功能 ...
叮咚叮!叮咚叮!
夏日炎炎
快乐的暑假终于来啦
孩子们也逐渐释放天性
开始了假期“撒欢”
每年暑假是电信诈骗的高发期
同学们在享受暑假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反诈防骗
这些专骗学生的
诈骗套路要当心!
这份攻略你一定要看!
套路一:网络游戏类诈骗
1、免费领取虚假游戏皮肤
案例:葛店开发区12岁小学生付某用家长手机玩“蛋仔派对”游戏时,为领取免费的游戏皮肤添加了陌生人QQ号。在成功领取游戏皮肤后,对方称付某系未成年人涉嫌违规领取游戏皮肤,要罚款5万-20万元,不及时解除违规操作将抓捕其父母,诱导其下载手机屏幕共享软件,后通过QQ视频连线的方式,一步步教其扫指定的支付宝收款码转账。事后其家长翻看手机转账短信,才发现被骗1.3万余元。
防 骗 提 醒
不法分子伪装成游戏客服,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为由设计骗局,将黑手伸向涉世未深的未成年群体。
提醒:家长要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电子产品,谨慎领取免费的游戏装备和皮肤,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点击不明链接,切勿将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支付密码告知未成年子女,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2、游戏账号、装备虚假交易
案例:鄂城区初中生余同学在网上打游戏时,有一名游戏玩家后台私信问其卖不卖游戏账号,余同学与对方沟通商定以3300元的价格将游戏账户卖给对方。随后,对方通过QQ发送一个“游戏交易平台”网址链接,余同学进入平台填写完交易信息后发现不能提现,对方称其填写的资料错误,导致提现金额被冻结,让余同学向“客服”指定账户转账。余同学按要求转账3300元后仍不能提现,当对方要求其继续转账时才意识到被骗。
防 骗 提 醒
骗子会在网上发布一些虚假信息,以“低价”“折扣”等字眼吸引学生眼球,抓住学生假期玩游戏时间充足的机会,通过游戏公频、玩家私聊,以低价售卖游戏币、游戏装备或高价收购游戏账号为由发起交易,大肆诈骗。
提醒:类似于游戏账号、装备等虚拟物品本身就是看得到、摸不着的东西,网络交易更是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学生在假期中不要过分沉迷于网络游戏,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劳逸结合。
套路二:网络追星诈骗
案例:鄂城区中学生李某在“时代少年粉丝团”QQ群中看到有人发送领取粉丝福利的链接,便添加该陌生人为QQ好友并申请领取福利,对方称领取粉丝福利的前提是按要求下载软件并开启手机屏幕共享。李某在对方的诱导下开启手机屏幕共享,在“云闪付”APP中输入家长的银行卡号和密码并告知对方短信验证码,在扫码向对方支付宝二维码转账1.6万余元后被删除拉黑。
防 骗 提 醒
骗子常常利用同学们对偶像的好奇、向往,在各种社交平台和视频软件中发布明星粉丝群二维码,不少同学出于好奇心扫码入群。对方会以领取明星礼物、粉丝应援等理由哄骗转账,后威胁同学因为泄露了明星的隐私或以未成年人付款导致平台被有关部门冻结为由要求赔偿,并威胁要报警抓走其父母,迫使同学转账平事。
提醒:切勿因为对明星的喜爱而被冲昏头脑,追星要谨慎,钱包需看紧,凡是涉及转账、汇款、扫码支付的,务必核实信息,千万慎重。
套路三:网络刷单诈骗
案例:鄂城区大学生熊某在“58同城”投递简历后接到陌生电话,对方称招收暑期网上兼职,并发送二维码要求熊某下载平台做任务赚取佣金。
熊某通过平台进入主播打榜页面,前期帮主播点赞,次日开始按照客服指示开始垫付资金刷礼物冲榜,前两单均可正常提现,第三笔开始,客服以操作错误、做阶梯任务、平台数据异常、需要补单为由不断要求熊某转账,熊某先后转账2.8万元才发现被骗。
防 骗 提 醒
诈骗团伙以高薪诱惑学生,抓住涉世未深和急于挣钱的心理,让学生暑期在网上帮忙刷单。不法分子通常会在网上打着刷信誉、刷销量的旗号招聘“刷单”兼职,前几单可能还会“按照约定”返利,为的就是“放长线钓大鱼”,充分赢得你的信任,诱骗你继续投入本金,直至血本无归。
提醒:网络求职时要选择有相关企业认证的招聘信息,不轻信网上刷单广告,也不要轻易点击或扫取陌生人发来的网页链接和二维码,小心假客服用专业术语和“贴心”服务骗取信任。要增强甄别能力,坚决拒绝任何需要垫资的兼职工作。
套路四:威逼利诱学生贩卖“两卡”、搭建诈骗通信设备等“帮信罪”行为
什么是“帮信罪”?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作为刑法第287条之二,其中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在校学生容易触及“帮信罪”的两种行为:
1、出租出借、贩卖“两卡”
所谓的“两卡”一般是指电话卡、银行卡以及第三方支付账户等。电话卡既包括我们平时所用的三大运营商手机卡、虚拟运营商电话卡、物联网卡等;银行卡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及结算卡、非银行机构支付账户等。
非法买卖“两卡”,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生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不但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还会被用于网络贩毒、网络赌博等犯罪中,这些犯罪现象对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更关键的是,很多不明真相的学生、村民,在被骗子忽悠后,不惜牺牲自己的信用办理电话卡、银行卡进行贩卖,最后受到法律惩处或者信用惩戒,十分让人痛心。
2、搭建诈骗通信设备
如今,犯罪分子将服务器从境内转移至境外,将通讯工具从大众软件改为境外密聊软件或境内小众聊天软件,将作案设备从传统“伪基站”改为使用“猫池”(Modem pool)、GOIP 、多卡宝、VoIP等,这类利用新空间、新设备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技术性极强,增大了案件查办的难度。
未成年人涉世未深,不法分子在密聊软件上通过花言巧语哄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等内容,使其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凶”,甚至犯下“帮信罪”。
防 骗 提 醒
1、切忌因一时贪念而把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U盾及对公账号、手机卡等重要的个人信息出借或出售他人imToken官网下载,以免成为网络洗钱犯罪的帮凶,让自己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2、重视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以免给自己的个人信用记录造成不良影响。
3、发现非法买卖身份证件、银行卡、手机卡、对公账户、U盾等违法行为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维护健康良好的网络金融环境!
套路五:教育退费诈骗
案例:临空经济区李先生收到一个陌生快递,里面有一张“教育部”抬头的某培训机构退费公告,称该机构资金链断裂,按照相关规定,给部分学员办理退费im钱包安全和手机有关吗,并附上QQ群号和二维码。
李先生进群后,群内“客服”让其下载“华联回办”APP,称将通过证券增值的方式进行退费。李先生按对方要求,在该APP内转账5.5万元购买虚拟货币完成“两单”任务,当不能提现且对方要求其继续转账完成第三单“任务”时才发现被骗。
防 骗 提 醒
该类诈骗对象往往是培训机构、平台的学员或家长,诈骗分子以快递、电话、短信、邮件等形式联系受害人,声称某培训机构办理集中退费,诱骗受害人加群。
群内成员多为诈骗分子的托,时不时发布“自己已收到退款”等信息迷惑受害人,诱导受害人下载APP,绑定银行卡,接下来便会以缴纳保证金、服务费,验证账户,“退费权益转让为第三方服务”、完成任务退费等各种理由,诈骗受害人钱财。
提醒:1、当收到所谓“退费”通知,务必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培训机构进行核实查证,不要盲目按照通知内容操作。
2、正规退费流程都是通过原路返还的形式将资金退回本人缴费账号,凡是退费时要求额外支付费用的,都是诈骗。
3、不要随意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要轻易点开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
反诈“攻略”要牢记
不明电话及时挂
可疑短信不要回
电信诈骗不难防
不听不信不转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